当前位置:首页>妇儿工委办 > 监测评估 > 正文

廊坊市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妇女儿童“两纲”“两规”实施情况的汇报

发布时间:2020-11-13 15:50:12
分享到:
廊坊市残疾人联合会
关于妇女儿童“两纲”“两规”
实施情况的汇报
(2020年9月21日)
 
        2011年以来,市残联认真贯彻落实《廊坊市妇女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廊坊市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按照“两规”要求,结合工作职能,积极开展相关工作,现将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残联部门承担的主要任务
        主要有三项:一是提高残疾女性接受职业培训的比例;二是提高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率;三是加大特殊教育力度,全面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水平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积极促进残疾女性就业
        为贯彻落实“纲要”、“规划”要求,市残联与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廊坊市发展手工制作促进生活困难残疾妇女就业增收行动方案(2017-2020)》,以建档立卡贫困残疾妇女、生活困难残疾妇女为重点帮扶对象,积极开展了类型多样、各具特色的培训项目。市、县依托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免费为有意向从事家庭手工业的残疾妇女开展了珐琅工艺制作、手工艺雕刻、面点制作、手工串珠、手工插花、手工制作灯笼、手工缝纫等10余个培训项目,把手工业产品生产、加工技术传授给了残疾妇女及其家庭成员,进一步提高了残疾妇女的基本素质和就业能力。提供全方位就业创业服务。针对有就业意愿、有一定手工技能的残疾妇女,免费为其提供了职业指导、就业创业培训、政策咨询、市场拓展、跟踪扶持等有针对性的就业创业服务,帮助残疾妇女实现居家就业、个体从业、安置就业等。针对部分年龄偏大、缺乏就业技能和劳动能力的农村残疾妇女,帮助其从事农村种养殖就业,有力提高了残疾妇女收入水平。
        2017年-2019年累计培训贫困残疾妇女560名,帮助346名贫困残疾妇女就业从业,残疾妇女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比例达到90%以上。残疾女性就业率达到40%。达到了“规划”确定的任务目标。
        (二)提高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率
        围绕“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大力推进“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努力扩大残疾妇女和儿童康复服务受益面。建立了各级各类残疾康复服务机构,培养了一批残疾人康复工作者,使残疾妇女和儿童的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2019年,市政府印发《廊坊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原则、工作流程、救助内容,扩大了救助对象范围,将救助对象由“0-6岁残疾儿童”扩大到“0-14岁残疾儿童”,救助年限由1年延长到3年,同时将办理居住证的残疾儿童也纳入了救助范围。
        2011年以来,全市累计为3285人次听力、肢体(脑瘫)、智力和孤独症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做到应救尽救;全市为9118人次残疾妇女免费发放轮椅、助听器、适配假肢、助视器等基本型辅助器具;为11398人次残疾妇女提供基本康复服务和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到应签尽签。符合“纲要”“规划”提出的目标要求。
        (三)加大特殊教育力度,全面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水平
        一是主动作为。市残联把重度残疾儿童接受教育作为改善残疾儿童生活质量、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重大政治任务抓好落实,积极主动与教育部门密切合作,共同研究帮教措施,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二是制定帮教方案。积极配合教育局要根据辖区内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的残疾类别和残疾程度,共同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落实部门和责任人。对于能够随班就读和到特教学校入读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部门就近就便安排就读;对于到校就读困难的重度和多重残疾儿童少年,由残联或教育部门利用“互联网+”教育的方式提供远程教育服务,有条件的选派教师提供送教上门教育。三是完善工作制度。主动与教育部门建立联动工作机制,配合教育部门加强对送教上门残疾学生的学籍管理、档案建设、个案抽测等工作,促进送教上门工作的实效化。充分注重发挥康复、医学、特殊教育机构等专业人员的作用,积极争取社会相关团体和机构的关心与支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合力。 
         截至2019年,全市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总数为2824人,已入学人数为2537人,入学率达到89.84%。达到了“纲要”“规划”提出的目标要求。
分享到:
相关关键词: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