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初,二十二岁的王少红嫁给了本村青年陈力起,婚后的她面临的是三个老人(公婆、大伯)及一个上高中的弟弟,由于丈夫经常出差,重大的家庭责任担在了她一个人身上。每天,她至少要做十多个小时的缝纫活以贴补家用。在她的辛勤努力帮助下,弟弟如愿考上了大学,并且全部承担弟弟结婚的费用。由于弟弟、弟媳在石家庄工作忙,她又把他们的孩子接回老家抚养,直到入园。全家人在其感召下努力工作,积极向上。如今,其丈夫、弟弟、弟媳、女儿全部为中共共产党员,儿子在大学也是入党积极分子,再加上五十多年党龄的婆婆,可说是一个党员之家。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供养了三个大学生,在农村传为佳话。
2003年,向往城镇生活的她,在镇区买了一个单元房。经过半年的装修布置后,满怀乔迁新居的她为了难,三个老人不愿过城镇生活,到陌生的地方居住。为了更好的照顾老人,她依然放弃了舒适的居住环境,而选择和老人共同居住农村土炕房。
又一个十几年过去了,在2009年时,公公、大伯在她的细心照顾下,已安详的离开了人世。婆婆爱去邻居家玩牌,每到中午,她总是把可口的饭菜送到婆婆手中,把邻居羡慕的不得了,齐夸老人得了一个好儿媳。
如今,生活提高了,女儿结婚了,不用白天黑夜的辛苦劳累了。但亲朋好友、街坊四邻都是她帮衬的对象,谁家有红白事、邻里纠纷都少不了她。平时她把周围大街胡同打扫的干干净净,因为有缝纫手艺,向来街坊四邻、孤寡老人的缝缝补补活从不收费。有一户外地打工家庭,女主人跑了,留下了两个三四岁的男孩,她对两个孩子的吃穿照顾的无微不至。
三十年来,本村学校六一儿童节都有这个家庭送去的一份爱心赞助,村里的每项公益事业都有这个家庭的大力支持。
她说我们现在生活好了,是党给了我们好政策,不要忘本,只要对社会有利的事,咱就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这就是一个普通家庭妇女所体现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