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迎春,女,生于1982年,现年32岁,端庄秀丽的她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
一、桩桩件件只为“父女情”
她家境贫困,早年父母离异,随母亲一起生活。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工作。自从她参加工作以来,经常回到奶奶家照顾父亲生活起居。父亲杜跃林原患有大脑炎后遗症,2002年又因病做了胃切除手术,只留下三分之一的胃,身体十分虚弱,生活不能自理。她主动辞职回家照顾父亲,每顿饭都要像喂小孩似的一勺一勺地喂父亲吃饭,一口一口地喂父亲喝水,在她的精心照料下,父亲能自己用勺子吃饭了。
2008年,她和济南的男友郑正共结连理,和公公、婆婆一起住在济南。婚后不久,父亲不幸得了脑出血,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由于奶奶年仅八旬,所以根本照顾不了自己和患病的父亲。她就征求父亲意见想把他接到济南一起生活,可父亲就是不同意到女婿家生活。正当她愁眉不展时,丈夫郑正表示愿意放弃济南的事业与她一起回到大厂县城来照顾父亲和奶奶的饮食起居,牛迎春感动不已。2009年初,她们夫妻二人匆匆回到大厂县城,夫妻同心一起照顾父亲和奶奶生活。
日复一日,整整三年,她始终用孝心守护着父亲,以顽强的毅力坦然面对生活,冬天用轮椅推父亲去晒太阳,每天端饭端水,倒屎倒尿,还定时用毛巾给他擦身,全身心守在父亲身旁,精心呵护,照顾父亲的饮食起居,不管多苦多累,护理老人是她每天必做的家务。
二、久病床前有“孝女”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她做到了“久病床前有孝女”,随着父亲年龄越来越大,听力、视力、神经控制系统都不好,时常深夜会莫名其妙的自言自语,有时还不停的呻吟,她以为父亲生病了,顾不得自身的疲惫,赶紧起来问候,看看没什么事才松了一口气。她的付出街坊邻居看在眼里,都说:“如果没有她真诚至深的孝心、爱心,老人怎么能过上这幸福的晚年生活?”
“赡养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她长期的言传身教下,她的弟弟、妹妹们也懂得了孝老敬老的道理,有好吃、好用的都先让奶奶享用。在母亲眼里,她是一个孝顺的女儿;在丈夫眼里,她是一个贤惠的妻子;在奶奶眼中,她是一个善良、孝顺的孙女。
三、夫妻创业同甘共苦
为维持家用,她和丈夫租了一间小门店,经营起了蛋糕店生意。经营初期,客人少,夫妻俩为了能留住顾客,边经营,边研究新口味、新样式。为了让客人能够品尝到新鲜、口感好的各式糕点,夫妻俩人起早贪黑,只要是没有客人的时候就在加工房里反复制作糕点,直到自己感觉满意的时候,才大量制作,呈献给顾客。
为节省开支,蛋糕店一直没有请雇员,糕点都是丈夫亲手做的,牛迎春一边帮着丈夫打理生意,中途还要回家几次看望父亲,帮父亲上次厕所、喝点水、穿好衣服。幸好当初公婆出钱帮他们买的房子离蛋糕房近些,省下路上的不少时间。
牛迎春给周围的人竖起了爱老敬老的丰碑。这种孝心是一种发自于内心的美好情感,是单纯的、甜美的、自然地,它给予我们的是生活的阳光,生活的雨露。饮水思源,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中华儿女的美德,让老人安度晚年是每个子女的责任。上行下效,老人抚养好子女、子女赡养好老人,尊老爱幼的风气就能一代代传下去,将中华民族的美德发扬光大。
牛迎春一家人生活态度积极健康,家庭和睦,一直以“和为贵,兹为本”为生活理念,深受邻居好评,她们全家始终以积极健康的实际行动投入生活、工作中,并影响着周围的家庭,成为社区内“最美家庭”和大家学习的典范。若当今社会人人以孝当先,社会将变得更美更和谐。